夏日小记

■杜集镇小杜庄  杜华宾
    儿时的夏天,并没有童话里描写的那般美好——小桥流水,垂柳依依,河水清澈,底石斑驳,河边的黄牛在吃草,旁边的牧童在吹箫,白发的老翁在安然垂钓。但就是在这平淡无奇中,细细品味咀嚼出了不一样的情趣。
    夏天对于上学的孩子无疑是痛苦难熬的,每次都是硬着头皮才有勇气迈出去学校的脚步,中午两点左右往往是一年之中日头最大的时候,可为了上学,又不得不背着骄阳在黄土地上艰难地奔走。走路一晃一摇头,像一个好几天没吃饭的病人,真怕自己会被活生生地晒蔫了。远远地看到前方的路被一片密不透光的树叶所覆盖,就会迫不及待地加快脚步冲上去。有时为了享受安逸的午休时光,也会悄悄地装一次病,这样,不仅不会挨老师的责备,还能获得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上小学时,学校里基础设施很差,连一个吊扇都没有。夏天上课时,两边的窗户都是打开的,通风效果好。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汗流浃背,学生在下面更是热得心烦气躁,刚专心没有几分钟就被旁边树上的知了叫声打乱了思绪,恨不得马上就听到下课的铃声,直接跳窗户冲到水池边洗洗脸冲冲汗,再去学校唯一的小卖部买支雪糕,悠游自在地一直吃到上课。
    农村人一年到头就靠种地挣点钱,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花一分钱都会心疼好大一阵子。那时基本上每家都会有一个吊扇,安在卧室的房梁上。夏天热得没法子时才会拧开电扇的开关,享受一下清凉的风。中午,人们都有午休的习惯,睡醒后,赶紧把电扇关了,拿起把蒲扇,拎起个马扎,就去房前或房后的大树下乘凉了,就像是事先约定好了似的,不出个把小时大树底下已经密密麻麻地聚集起了一群人。绿荫下绝对是乘凉的好地方,繁密的树叶就像是铜墙铁壁一样,把传递热量的太阳光死死地卡在了外面,不时还会有清凉的微风掠过。这么一坐,大概一直要呆到黄昏了,孩子们放学回家就像是一个信号,告诉他们该回家做晚饭了,他们这才一边走一边回头招呼着“晚上都早点出来啊! ”
    到了晚上,月亮星星也耐不住寂寞,出来看热闹了,院子里开始变得凉飕飕的,除非风雨交加,人们一般喜欢在院子里边乘凉边围着桌子吃饭。每当这个时候,家里人难得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早已忘却了烈日炎炎和汗流浃背这两个毛骨悚然的成语。这时爷爷会递给我几块钱,让我去小卖部买几个冰袋分给大家解暑,爷爷把自己的冰袋用剪刀剪开,把冰块放进啤酒杯里,待到冰块与啤酒融为一体时,再一股脑地来个透心凉。爷爷牙口不好,这种吃法是他的独创,让我们这些急于将冰块吞到肚子里的旁观者垂涎不止。
    吃完饭,把家里的灯都关了,一家老小又走到了大街上和街坊邻居集合。这个时候,大树下是不能坐的,上面不知会掉下什么虫子来,有树的地方蚊子也会增多,所以大家都远远地躲着大树和草窝无序地乱坐。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走,有时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晚上十二点,大家接二连三地打起哈欠,可谁都不想回家。
    直到某个不懂事的孩子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了,吵闹着要跟大人回家睡觉,盛大的“宴会”才在唉声叹气声中散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