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记忆(下)——纪念我的父亲郭澄清

□ 郭洪林
    热爱文学,当文化干部,把宁津干成全国文化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受新文艺思潮感染和影响热爱上了文学创作事业,并树立起以文为人民造福的崇高信念和理想。鲁北平原及宁津县是父亲的家乡,他苦难的童年、少年岁月和火热的青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他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他对这里的人们、对这片热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地熟悉、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旧时代人民遭受的苦难、家乡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召着父亲拿起笔去描述、歌唱!父亲从一九五二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先以诗歌涉足文坛。一九五五年《河北文艺》(当时宁津县还隶属于河北省)十月号发表了父亲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郭大强》,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国家和省内外报刊发表和结集出版了大量文学作品。
    一九五七年一月至一九五九年一月父亲任《宁津日报》第一任总编和宁津县广播站(现宁津县广播电视局、宁津县广播电视台的前身)第一任站长;一九五九年二月至一九六〇年十二月父亲任宁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宁津文艺》主编。那一时期父亲恢宏动人的文学创作精神,影响和带动起宁津县一大批酷爱文化、文学艺术事业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人才,他们为推动时代进步生产出了丰硕的文化、文学艺术精神食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宁津县委、宁津县人委(现宁津县政府的前身)的领导下,正是父亲和许多仁人志士共同努力奋斗,使宁津县的宣传、文化、体育、文学艺术事业十分繁荣辉煌,成为全国有名的“文化县”。因此,宁津县一九五八年被国务院授予“文化县”荣誉称号。
    一九六一年一月至一九六五年十一月,父亲任宁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那时候父亲经常下乡投身于农村干部群众之中开展工作,父亲对农村和朴实的农村干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父亲在自己丰富的工作生活经历中,经过亲身体验、耳闻目睹和勤奋学习研究,渊博了知识、提高了水平、增长了才干,并为从事文学创作获取积累了大量素材。父亲与祖国和人民、与鲁北平原家乡这片土地同沉浮共命运,祖国和人民、鲁北平原家乡这片土地是父亲人生、灵魂和文学创作的根。由于父亲天资较好,加之他自强不息、勤奋努力,所以他从事各项工作和搞文学创作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他深得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父亲的心里对亲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牵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条件还比较落后。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家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一样生活也是比较困难。那时候我们家的生活压力很大,父亲上有四位病残老人、下有四个幼小稚弱的孩子;父亲顽强地成为“扛着支撑家庭重负的大梁”。
    父亲的心里对人民群众有着真挚的博爱和热忱。父亲无论在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他后来当了干部并且职位不断地提升,他的心里一直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他愿意接近广大人民群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在县里任教员、当干部,无论他在县里工作或是有工作任务下乡去,人民群众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冤情找他求助,认识或不认识的他都会热情地尽力给予帮助。那时候父亲虽然是县里一定级别的干部,可父亲没一点儿官架子;他每次下乡或是回到郭皋村老家,进村时总会先下车子亲热地与人们打招呼。父亲出生并且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他与农村人们的感情十分融洽,大家有什么事情、有什么矛盾都愿意找他商量解决。
    父亲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父亲将情义、义务和责任看得比山还要重,在父亲看来,不讲情义、不尽义务和不负责任是可耻的。父亲首先为自己负责,他少年读书时期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任教员、当干部和从事文学创作都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当教员、任校长对学生负责,他当干部对工作事业负责,他从事文学创作对自己的职责使命负责,他对他的儿子更是认真负责、严格教育。如果世间的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能够对自己负责并尽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都能够遵守好道德法规和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将是多么和谐与美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记得那时的父亲白天工作总是很忙,他来去匆匆很少在家;父亲晚上回来还要熬夜搞文学创作。那时候年幼的我有时半夜从睡梦中醒来,见父亲仍伏在昏暗的油灯下辛勤地写作,父亲总有写不完的东西,总有忙不完的工作。父亲夜晚写作疲乏了就用冷水激头或吃辣椒等办法来驱除困倦,父亲甚至有时写作通宵达旦。
    为梦想,毅然辞别省城,回到家乡,创作《大刀记》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正在山东省文化部门担任着重要职务。可是父亲心里总装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装着崇高的文学使命!为着这沉甸甸的重托和使命,经省委领导批准后,父亲毅然离开省城济南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基层,回到了他所挚爱的鲁北平原。
    鲁北平原及宁津县是父亲的家乡,这里曾笼罩过旧社会的苦难!这里曾弥漫过抗日战争的硝烟!而父亲对这一切有着丰富的亲身经历。父亲回到家乡是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是为了完成崇高的文学使命,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他要在这里拼尽全力,完成一部反映鲁北人民旧时代苦难生活和鲁北抗战历史的长篇小说——《大刀记》。
    父亲回到了故乡德州地区(市)宁津县时集公社(镇)郭皋大队(村)。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就满怀激情艰苦创作;他已先后在国家和省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五百余篇(首),出版了四本中、短篇小说集,有的作品还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他的作品已在全国和世界一些国家与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九六五年,父亲出席“全国青年作家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作典型发言并获奖。在那个时期父亲就为他后来创作长篇巨著《大刀记》积累了大量素材。
    父亲创作《大刀记》时正是“文革”中后期,政治上“气候恶劣”、文坛上“一片荒漠”,加之那个年代父亲的生活和创作条件比较差,这就注定创作《大刀记》非常艰难。从不向困难和压力低头的父亲迎难而上,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投入到艰苦的写作之中。父亲创作《大刀记》时,没日没夜地伏在桌前拼命写作,因为任务紧迫繁重,不这样是不行的。
    父亲有时写到关键之处或灵感涌上来时,就连续工作很少休息,有时写起来甚至几天几夜都很少吃饭和睡觉。父亲本来就患有心脏病、肺结核等,由于过度劳累使他的心脏病常犯,咳嗽得也很厉害;可父亲早已将其他一切甚至是生命都置之度外,犯病了,就服点药继续拼命创作。
    经过几个冬夏的艰苦奋战,父亲终于完成了百余万字长篇小说《大刀记》的创作。当年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出版之际曾受到极左路线的阻挠,是中宣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些老领导主持正义,乘着一九七五年“纠左整顿”的春风,顶着压力为《大刀记》开绿灯才使《大刀记》这部长篇巨著得以出版面世。长篇小说《大刀记》一九七五年七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后来《大刀记》又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被多家广播电台改编为评书进行播讲,还被改编成连环画、西河大鼓等;当时长篇小说《大刀记》闻名全国。父亲的文学创作成就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地(市)、县各级领导、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赏。
    父亲在取得创作长篇小说《大刀记》的辉煌胜利之后,终因积劳成疾于一九七六年五月六日突患严重脑血栓住进了医院里。可顽强不屈的父亲视使命重于生命,他的病刚见好就又继续拼命地搞创作。他在病后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等文学作品,父亲直至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父亲于一九八九年八月十日在济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高干病房病逝!他在逝世的十几个小时前,还强忍着极度病痛用颤抖的手握笔进行文学创作!父亲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山东省文化局党组成员、山东省创办主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副主席等职。
    父亲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在二〇一四年又被改编制作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于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七日开始在山东卫视、黑龙江卫视、宁津电视台等播出。电视连续剧《大刀记》的播出,更好地表达了父亲为世界、为祖国、为人民呼唤和平正义与美好的心声,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告慰了父亲的英灵。
    如今,虽然我们的世界还有动荡的风云,我们的社会还有污染的灰尘,但是世界和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当今世界的大势主流、是人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事实证明,战争只能给交战国和人民以及其他国家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平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拥有安宁幸福与美好。愿世界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都永远享有和平正义与美好,永远远离痛苦的战争,永远远离灾难!在这和平美好的新时代,我们应该知足、珍惜,我们应该更加勤奋与努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