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话折扇

□科技局 徐金锋
  夏天已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有些人就喜欢用扇子,尤其是折扇,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折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扇子,折扇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过去民间人士十分喜欢,一扇在手,令人享受,夏天摇折扇不仅时尚、风凉,而且符合特点,成为都市特殊的风景线。在某些特殊场合,折扇还是一种道具,比如扬州人十分喜爱的书场,在台上的说书的人,往往喜欢手拿一把折扇,他并不是用来扇风的,而且一种道具,说到关键之处,只见他手一动,折扇迅速打开,顿时起到了吸引观众视线,哄托效果的作用。一般的折扇造型基本相似,只是品种不同而已,折扇古代时候又名折叠扇,还有叫“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 ”,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 ”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折扇同样不可或缺。为什么文人偏爱竹折扇,恐怕就是爱此扇的材料所赋予的精神吧。
    据晋朝崔豹的《古今注》一书记载,我们的祖先自 3000 多年前的殷代,就开始制作扇子了。那时的扇子是用羽毛做的,不但轻巧而且十分美观。但古人并不用这些扇子拂暑。皇帝、官宦人家在出行时,命随从在身后举着扇子,用以蔽尘遮日,它也是仪仗中既威严又美观的装饰品。用扇子扇风取凉,自汉代以后才开始。由于它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因此,各种各样的扇子应运而生,而且愈来愈多。竹扇、草扇、轮扇、蒲葵扇、团扇(又称宫扇)、障扇(又叫掌扇)、纨扇(又名绢扇)、羽扇,还有相当名贵的檀香扇、火葵扇、象牙扇等。至宋朝年间,折扇才自日本(亦说为朝鲜)传入,并很快在国内流传。由于它“展之尺余,合之只两指”(苏东坡诗),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扇面上写诗、画图,使扇子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乃始于唐朝,兴于宋代,盛于明、清,各地的博物馆藏有不少历代名画家留下的扇画佳作,它们已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其实扇子有很多种,以前农村里常用的是蒲扇,又叫芭蕉扇,现在有些老年人还在用,图其物美价廉,方便实用。文化人一般喜欢用折扇,徐徐展开,书法、国画跃然扇面,在实用之外还有个欣赏的意思。古诗云“轻罗小扇扑流萤”,美眉们一般用绢纱绫罗之类制成的团扇或琵琶扇,粉面含春,玉指轻拈,扇出的是香风,装饰之意便多于实用价值了。
    这扇扇子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叫“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意即文人书生扇扇子,是扇在胸膛处,文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要求胸怀天下。武将或粗人身高膀阔,夏日经常光个肚子,他们扇扇子直截了当扇在肚脐眼上。出家人则扇在领口处,这些遁入空门的人罩个大袍子,天热了得把风往大领子里扇。说书讲故事的扇嘴巴,经常说话,嘴热。古代衙役扇袖子,他们敲威武棍,打犯人,说不定还要受贿,手上活计多。以前的媒婆,走东家串西家撮合亲事,拿个扇子斜肩谄笑,那是遮掩。
    天气不是超高温酷热的时候,建议不开空调或电扇,而摇摇手中的扇子,既节能又怡情,何乐而不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