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敌人进行全面的斗争

□李光远
    为了对付敌人的“总体战”,我军对敌人进行了全面的斗争,就是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军事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政治是军事取得胜利的保证。从敌人方面来讲,如果他们不是首先发动军事进攻和占领,他们政治上的一切统治、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侵略等目的都不能达到。从我们方面来讲,当时我们如果没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作后盾,反动势力就更加猖狂,敌人更加肆无忌惮,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如果没有各方面的斗争,我们的军事也会陷于无援的状态,难以生存、巩固和发展。
    敌人的“囚笼”政策施行后,一方面在军事上不断进行疯狂的扫荡和清剿;另一方面亦加紧各方面的统治和压榨。从表面上看,敌人在政治上从县城到各据点一直深入到各个乡村的伪组织、伪秩序都已建立起来,一切伪政令可以达到各个乡村,且有的已经制度化,如情报、开会等。在经济上,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无所不要;货币、集市、工商业均被敌人操纵。在文化上极力推行奴化教育,伪“新民会”到处安抚,墙上写着“中日提携”、“善邻友好”、“经济提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等等,这样的县已成为伪河北省的“模范县”。
    反对日寇“以战养战”的阴谋
    在经济方面,1943年农业遇灾欠收,全年不过四成年景,尤以东南三、四区为重。而日寇却为了实现其“以战养战”的阴谋,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仍大量搜刮群众的粮米财物。敌人在上半年已按亩强征粮十余斤,钱数十元(伪联合准备银行票),秋收之后,又大量勒索粮棉,群众无力负担,怨声载道。当时全县人民对助纣为虐、搜刮民脂民膏的汉奸伪联保主任周建平恨之入骨。我军根据群众要求,决定与敌人展开粮棉斗争,反对勒索,反对敲骨吸髓。斗争的目的要达到少纳、免纳、拖延,以保存抗日资源,减轻群众负担。其办法是,第一步发动伪编乡长、保长和群众,搞“请愿”活动,要求减免。第二步,解散伪编乡,个别摧毁保甲制,建立联庄公益会,在抗日政府领导下,统一步调,拖延少缴,从而使敌人一时找不到头绪,零星汉奸也不敢出来了。县、区伪联保处也陷于瘫痪,拖延了缴纳日期,即便缴纳时也掺水加土,应付过去就算。
    反对日寇奴化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敌伪在各区的据点中,共设高小8处,每乡设全规小学1处,共54处,在各保有灰色初小359处。我们的对策是,变敌伪学校为抗日学校,取缔奴化教育,禁止念“四书”、“指南”、“精华”、“龙文鞭影”等书,由县政府订阅,分发《冀鲁日报》、《烽火电讯》以充实抗日教材内容。取缔奴化设施,如,教室中的太阳旗、反动标语等,禁唱麻醉儿童的歌曲,如,“黄族歌”、“新民歌”等。我们不断召开教师会或到校视察,同师生谈话,进行抗日教育,并对学校进行整顿,注意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困难问题。经过以上的工作,除据点内的学校外,一般由伪学校改变成灰色学校。教师中除极个别反动者和落后者外多数成为革命两面派,也有少数人成为抗日教师,学生们一般都懂得了一些抗日救国道理。此外,由于年景歉收,有些学龄儿童上不起学,我们帮助群众成立了一些半日班的学校、义务学校和夜校,以普及教育。
    在日伪“扫荡”、“清剿”中的惨痛损失
    在军事方面,敌人洪沟修成后,除青纱帐期间外,敌人总是反复不断地进行扫荡和清剿。在敌人的频繁扫荡和小股的经常出扰中,全县每天总有出事的地方,从县到村的各级工作人员和抗日群众,不断有被打的、被捕的和牺牲的,仅在1943年春季扫荡中,抗日同志牺牲8名,负伤2名,被捕的8名。特别在秋季的扫荡中,于9月21日,我县府机关人员一部和一区区队在崔庄遭遇敌人扫荡队,我全体同志奋战突围,虽然给了敌人一定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冲出村外后,又受到敌人的车、马快速部队的围追截击,我县府秘书魏芳林同志和区队指导员杨同志当场牺牲,财政科长刘基同志受伤被捕,在敌人的百般折磨下光荣牺牲,粮食科长赵觉被捕后下落不明,共伤亡战士数名。
    这次惨案发生后,地方上三、四区反动势力特别猖狂,我县公安局长兰甫同志急速前去调查镇压,当夜住在杨纸房。次日,即9月28上午,就遭到敌人的袭击,不幸牺牲。不到一周的时间,县府的科局长干部全部不幸牺牲。
    1943年初冬的一天,我四、五区区队住在郝庄,宁津、柴胡店等据点的日伪军包围了该村。我军在突围中,四区区队指导员孙庆功同志壮烈牺牲,五区区长李青峰被捕。
    在“囚笼”内第一次打胜仗
    在1943年12月间,一场大雪之后,长官据点伪警察所长带领伪军50人,到王廷府庄勒粮,到了晚上点灯的时候还没有回据点。我带领县大队的一部与九区区队配合,在薛庄南面打了一个埋伏战,活捉伪警察所长张书臣等10余名,打死打伤数人,缴获枪支、自行车等物品若干。战果虽然不大,但影响不小,它震惊了全县的敌伪人员,振奋了全县的抗日军民。事实证明,在“囚笼”中也可以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当时,由于我军有武装力量支持,才能对敌展开各方面的斗争,这不仅使我们站住了脚跟,积蓄了力量,孤立了敌人,而且使形势逐步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为以后的军事反攻和打开“囚笼”奠定了基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