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打造“互联网+”特色文化产业

□ 张青
    随着秋季的到来,中华蟋蟀用具网上,刘营伍乡西刘村张华新蟋蟀罐生意火爆。
    刘营伍乡西刘村张华新制作蟋蟀罐已经有二十年时间,由于他肯下苦功钻研烧制雕刻手艺,南盆北罐,小盏大缸,他样样烧得出,件件制得精,他的蟋蟀罐受到了大江南北来宁津选购蟋蟀的“虫友”的欢迎。 2012年开始,张华新蟋蟀罐开始在网上销售,在中华蟋蟀用具网设立了一个专版,这些精美的小罐子一经拍照登出便被抢购一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 20%的住户投入到这一产业中来,带动了周边居民一起致富。
    张华新的蟋蟀罐不但在前来宁津选购蟋蟀的虫友中饱受赞誉,还有某些同在网上售卖蟋蟀用具的外地同行慕名求购,放在自己的网店里转卖以作招揽顾客之用。
    一款蟋蟀文化产品的上线,逐渐带动了周边文化产业的兴旺。目前县城、尤集、孟集、柴胡店镇等都形成全国性的蟋蟀市场,蟋蟀交易红火。每年“立秋”前蟋蟀即开始上市,大量集中上市是 8、9月份,一只蟋蟀少则几元几十元,多则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过万元。我县素有中华蟋蟀第一县之称,宁津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宁津蟋蟀以兼具南北虫的优点,头大、项阔、腰圆、体形高厚匀称而著称。
    我县因势利导,积极打造互联网 +时代的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以蟋蟀为媒,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条。蟋蟀旅游文化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之一,下一步,我县将通过互联网对该产业进行深度推广,增强以蟋蟀为主打的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旅游产出能力,带动周边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壮大工业文化齐头并进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
    张华新蟋蟀罐的负责人刘女士说,现在一些大众化批量化的产品由村里其他人产销,我们自己主营中高端蟋蟀罐。同时刘女士也对蟋蟀罐的烧制进行了改良,原先柴窑烧罐费力又造成空气污染,在政府的引导下,她将柴窑改成了电窑,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整个烧制过程也是完全环保绿色的。 2015年上半年张华新蟋蟀罐的网络交易额达到 10万元,目前他们打算再聘雕刻师傅,把张华新蟋蟀罐做大做精,打造一个属于宁津的蟋蟀用具高端品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